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肖俊)為主動接受人大監督,積極回應代表關切,進一步落實“雙銜接轉化”機制,近日,株洲市蘆淞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走訪區人大,就人大代表反映的“白關絲瓜”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開展專項工作對接,共商品牌保護良策,守護區域特色農產品高質量發展。
走訪座談中,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將人大代表關于“白關絲瓜”品牌知識產權保護的議案與區檢察院進行深入交流,并詳細介紹了議案背景與核心關切。
作為承載著深厚地域特色與文化底蘊、惠及眾多農戶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白關絲瓜”已成為當地一張閃亮的農業名片和重要的富民產業。然而,近年來市場上頻發商標侵權、仿冒混淆、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品牌聲譽與價值,更直接侵害了廣大種植戶和合法經營主體的切身利益,對區域農業產業健康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帶來沖擊。
圍繞議案指出的侵權問題和治理難點,雙方展開了深入務實的交流探討。區檢察院檢察官認真聽取了人大方面對加強“白關絲瓜”品牌保護的意見建議,詳細介紹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優勢與經驗,雙方重點就侵權行為的典型表現形式、法律適用中的難點痛點,協同構建綜合保護體系等關鍵問題,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溝通并初步達成共識。
據悉,2023年12月蘆淞區人民檢察院與區人大、區政協聯合簽發了《關于加強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與轉化工作的辦法(試行)》,建立“雙銜接轉化”機制,與代表委員履職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努力將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轉化為公益訴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下一步,蘆淞區檢察院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落實“雙銜接轉化”機制,把代表議案轉化為護航特色農業品牌、服務鄉村振興的扎實行動,讓“白關絲瓜”這一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在法治的陽光下茁壯成長,為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的檢察力量。
責編:劉惠明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